25 / 07 / 15

文章摘译:撰写幽默角色(无需刻意为之)的秘诀

原文出处:https://www.helpingwritersbecomeauthors.com/the-secret-to-writing-witty-characters-without-trying-so-hard/

没有什么比一个伶牙俐齿、机智过人的角色更能点亮场景了——尤其是在局势紧张或基调阴暗的时刻。从讽刺的配角到痞气的英雄,诙谐角色往往能抢尽风头。但当幽默显得生硬或不符合角色性格时,它可能会直接毁掉整个故事。那么为什么有些妙语能让人惊艳,而另一些尝试却尴尬地冷场呢?

过去几年涌现了大量电影(主要是暑期档大片),它们竭力想要达到《夺宝奇兵》和原版《星球大战》等影片的诙谐水准,结果却令人遗憾地相形见绌。

为什么会这样?

问题往往不在于笑话本身。同样一句话,从汉·索罗嘴里说出来可能妙趣横生,换作其他角色却会显得索然无味。

那么区别何在?

简而言之:角色特质。

塑造诙谐角色的秘诀,不在于刻意追求妙语连珠,而在于专注刻画角色本身。

在构思或创作故事时,我们常会不假思索地说:"嘿,安排个妙语连珠的角色肯定很有趣。要么是个毒舌英雄,要么是个笨拙跟班。"于是就把他们硬塞进故事里。但这种做法最直接的问题在于——我们可能是在刻意制造幽默,而非让幽默从角色身上自然流露。

幽默在特定情境下会显得更加有趣。当这个情境源自一个立体丰满的角色时,幽默不仅能引发更强烈的笑声,还能让读者对角色和剧情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如果你的角色只是些耍嘴皮子的工具人,读者立刻就能察觉这些纸片人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博君一笑。部分读者或许会原谅这种处理——特别是当你确实能写出爆笑台词的话。但另一些读者会认为这是拙劣的把戏,转而寻找那些能将娱乐性与深度完美结合的作品。

当你塑造出立体丰满的角色——他们的幽默源于世界观、缺陷和人际关系——诙谐才会真实有力。幽默可以超越笑话本身,成为一种洞见。下次创作妙语时,不妨自问:这符合角色性格,还是你希望他人说出的话?与其生硬地塞入俏皮话,不如构建完整的角色人格,让幽默自然流淌,既真实可信又引人入胜。

Powered by Gr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