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 05 / 30

读者提问:海清主演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口碑滑坡,请袁老师分享对该电影剧本的看法。

匿名用户 提问:

袁老师上午好! 我最近关注到海清主演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口碑滑坡,我原本非常期待这部电影,也很欣赏海清近两年对于角色选择与塑造。 但是目前针对剧本改编还有导演的讨论非常激烈,大家质疑剧本的改编,甚至怀疑背后的动机。所以我想请教袁老师和我解答,: 1.为什么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根据真实事迹会被这样改编? 2.编剧在改编剧本的时候具体会考虑到哪些方面(那些方面会左右剧本的改编)? 如果可以,也请袁老师分享对该电影剧本的看法。 非常感谢袁老师。

因为关于这个电影的争论我一开始也有所了解。

在中国很多话题之争本质上是观点之争,立场之争,政治和思想派别之争。我本来是可以围绕这些来展开讨论的,但是在这个调子上也给不出什么更高明的答案。

所以我去看了这部片,我试图从影视创作角度,来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论。

首先,我要说这部电影的是创作是比较失败的。一半以上的争论,的确是源于这部电影的主创展现出了一个糟糕的叙事,糟糕的人物塑造和糟糕的主题立意。

主要的问题是三点:

一、主题立意塑造的比较失败。

张桂梅的伟大之处在于她坚持不懈的通过女高和教育,为贫困地区的少女提供了一个机会,给他们展示了人生的另一个可能。但是这一个主题立意是需要塑造出自洽的戏剧情境来表达的。为什么很多真人真事,明明是真的,但是拍出来大家都觉得假和不合理?因为,所有的真假必须要建立在一个戏剧情境之下的。在《速度与激情》的戏剧情境中,为了伐木栗,赛车手飞上太空都并不稀奇。同理,在“张桂梅的奋斗”这个戏剧情境中,一切的思想,其实源于“教育好一个女孩就是改变了3代人的命运”,解决“低素质的母亲,养育出低素质的孩子”这个恶性循环。这是张桂梅一切奋斗的根本原因。

想想剧作理论,张桂梅对女孩悲惨不公命运的观察,应该是第一幕中最震撼人心的部分,而这一部分,能够让我们了解,张桂梅处于什么样的世界,这些女孩处于什么样的世界,她的奋斗、努力和牺牲是为了什么?在贫穷的云南农村,早早辍学的女孩不是去当厂妹,就是嫁入人家从此变成家族的附庸,甚至可能会沦落社会底层。而唯一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但是这个戏剧逻辑和价值观,是需要在故事和影像中建设出来的。

但是,在《我本是高山》这个电影中,这部分恰恰稀缺了。所以我们看到大量的戏都是,孩子们不肯好好学习,老师们不肯配合工作,家长们不肯让孩子上学。虽然戏中的张桂梅讲了这些大道理,但只是在讲道理,毫无信服力,甚至还因为爹味过重,惹人厌烦。

对比想象一下,《辛德勒名单》里,为什么不要不厌其烦的渲染大屠杀和催人泪下的红衣小女孩?因为就是在构建那个基本的世界观,所以,当辛德勒说出“我本可以救出更多人,我本可以救出更多人,如果……”大家既感动又动容。

二、人物和角色塑造的非常失败。

主创团队没有真正的去做好功课,没有真正的理解张桂梅这个人。一个伟大的人,成就了伟大的事业。第一肯定是要有理想主义的,这才使得她坚韧不拔;第二,她一定是智慧机敏的,哪怕看上去是大智若愚;第三,她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而主创团队,依然采取卖弄苦难的主旋律传统,去做了非常表面和浅显的人物刻画。

我在影院看的时候,无数次看到非常精彩的源自于真实事件的有力量的故事和人物,但是又发现主创以最糟糕浅薄的方式去展现了它,不仅浪费了了有力量的故事,甚至还起到了反作用。

1、就拿理想主义来说,“我本是高山”,这不就是完美的理想主义吗?孩子们失学辍学,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穷吗?还有社会陋习、家庭观念、以及见识不高很多很多种原因。而张桂梅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绝对不只是比你读书念书,而是让大家认识到,“我本是高山”,不是一辈子就注定从小就我在农村里要伺候男人的小媳妇儿。

想想《死亡诗社》里面的“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把非生命中的所有一切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这一样有力量。

张桂梅对孩子的鼓励和鞭策,跟《死亡诗社》里面罗宾威廉姆斯对孩子们的教育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因为是真实事件,原本可以更加动容,更加真实!

然后主创把这么重要,这么点题,这么有力量感、主题感的段落。居然放在一场全校师生的操场大朗诵中……变成了一场宛若汇报表演的宣誓活动。这,本应该是张老师的一场独白,一场灵魂对话,一场春风化雨的教诲。

2、在整个故事中,我们看不到张老师睿智机敏的一面。她感动了千万人,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她一定有她的观察、理解和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手腕和方式。但是在全片中,我们只能看到她不停的骂人、骂学生、骂老师、骂家长……我们看不到她作为老师的一面,作为女性的一面,作为母亲的一面,作为长辈的一面。我们只能看到是一个蛮横的爱发脾气的女人。主创团队完全没有理解到张桂梅真实面临的困境,和她怎么解决问题的。一个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决定了她是什么样的人,而她如何解决自己的困境,才决定是她是具体的谁。

就拿被大家骂得最惨的那个酗酒母亲的戏来说吧,先抛开这个酗酒母亲的改编倾向来说。孩子被家暴,原来母亲酗酒。这本身是张老师面临的一个极大的困难。她到底要怎么处理?她作为张桂梅本人,她的观察、洞见、智慧和能力,怎么解决了这个问题?故事里完全没有交代,只是三场戏,第一场戏她见到酗酒母亲,把她酒瓶子都砸了,然后骂了一顿。第二场戏她拉着酗酒母亲来学校。第三场戏酗酒母亲在学校工作了。

所以呢?小学生作文吗?看到这里我当时在影院笑出声来了。你既然抛出了这个难题,我希望看到的是张老师怎么解决的这个问题。没有,骂一顿,解决了。

再举一个小例子,如果你去看张桂梅老师真人的采访,你会发现她早上喊大家起床,是“起床嘞~”,这是妈妈喊孩子起床的腔调。但是主创的创作和海清老师的演绎其实是“魔鬼教练”的塑造,“快起床!”

我能理解导演和编剧为什么去演绎这个角色,他们不想让张老师扁平化的伟大,于是给她强化了“不近人情的魔鬼校长”这个气质。这就还是我说的,戏剧情境的问题。当你没有展现张桂梅老师真正面临的困难和危机和她怎么努力去解决问题的时候,笔墨都留在她的蛮横、凶狠、不讲理、爱骂人。大家不仅不会认可这个荧幕张老师的付出,反而会觉得她是一个反面角色。

简单的来说,张校长,作出这么伟大的事业,绝对不是靠严厉,不是靠执拗,更不可能是靠持之以恒的骂人改变的所有人的命运。她真正的力量,她的牺牲,她的选择,她的智慧,主创团队完全没有捕捉到。

你想想,她一穷二白,从无到有,怎么搞定学校的建设,怎么募资,怎么忽悠赞助,怎么招募和管理老师,怎么去让学生上学,怎么在孩子和老师心目中植入了“我本是高山”的远大志向,怎么去跟学生家长打交道,怎么去社会上努力获取任何能帮助学校的资源。她可是一名校长啊!她所做的事情,是别人做不了、不愿意做,也没本事做的。而这些,才是张桂梅的本质。

再从戏剧理论的角度来说,我们知道,好的角色的行动,一定要付出代价,代价越大,对于主角的冲击越强,主角无时不刻在煎熬之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主角的坚毅。想想《华盛顿邮报》的梅姨,她丈夫死了,她被迫成为了《华盛顿邮报》的出版人,这是她家族的遗产。如果她同意发布越南战争的涉密文件,这不仅意味着他们上市可能会失败,她会进监狱,甚至毁灭掉了自己的家族,更别说外交部长是他们多年世交。

而在《我本是高山》中,戏中的张桂梅她的选择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完全看不出来,她仿佛在做的就是本身例行要做的事情:骂所有人。我们无法感受到她面临的压力,她的痛苦,她的行动所承受的煎熬。

虽然主创讲述了无数多个小故事,但是没有一个小故事,是真正的找到了故事的内核,也就是对张桂梅老师真正的刻画。

因为主创没有找到对张老师的真正理解,所以他们为了戏剧张力和让故事有冲突性,就做了非常多浅显和生硬的“矛盾设计”。也许事情是真的,但是在他们故事的讲述中,这个事情是非常不合理的。

比如青年教师因为周末加班而发脾气,因为加班给学生补课而辞职?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一所什么学校吗?凡是来这所学校工作的老师,我相信都是抱着奉献和付出来的,难道他们是上班以后才发现自己是面临的什么样的学生和什么样的教学环境吗? 这些情节让我在影院里看得频频摇头。

3、作为一个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片,还是一部主旋律。《我本是高山》居然可以做的把主人公,这么伟大可亲的张桂梅校长,塑造的完全讨人嫌,没有一处可爱之处???这个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让主人公可爱、可信、让我们关心她的命运,为她欢呼和悲伤,这本是任何一个编剧的最基本功。 然鹅。。。。

三、叙事视角有比较大的偏差。

很多伟大的作品,也一开始会把主人公塑造成反派。

当看《我本是高山》的前半个小时,我也以为是这样的设计。

我们从新生的视角,去见一个凶狠,不解人意,霸道,蛮横的校长。直到我们看到她动情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这是她用来保护我们,保护这所学校的坚硬外壳,而她的内心其实温柔的很,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

如果是这样的设计,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刻画出我们怎么一点点深层次,多角度,去了解张校长的内在。

以及张校长真的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一朵小花,生根发芽,永远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然鹅,主创并不是,这个故事的叙事视角不时地偏移。 如果你落在张桂梅的视角,那么我们就要看到她面临了什么样的困难,这个困难给她带来了多大的压力,以及她究竟怎么样用她(专属于她本人)的能力去解决。

这个压力可以是外在的,带来的人物弧线也是积极弧,英雄之旅。

也可以是内在的,带来的人物弧线是偏平弧,考验之旅。

但是无论是积极弧还是偏平弧,我们都需要看到这个人物的内心和刻画。我们必须要理解她,认同她,支持她。

但是这个故事也没有。

总结一下:

所以从剧本、创作和实现的程度上来说,这个片子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本身张校长所带来的很多社会命题的争议就已经很大了。

而这部片子糟糕的创作,实在是火上浇油。

这部片子的糟糕创作带来了更多的舆论危机,而这个糟糕创作的根源,我认为是主创团队,甚至包括海清老师,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张校长。所以相对肤浅的用苦难文学的创作基调去讲了这个故事,没有捕捉到真正的冲突和内心矛盾,都可笑的简化了,不仅给人物塑造造成了反面作用,也让这个故事的力量感和情感意味大大薄弱了。甚至不如去看张老师的纪录片。

在具体的创作上它犯了以下三个大问题:

一、主题立意塑造的比较失败。

二、人物和角色塑造的非常失败。

1、没有捕捉到真正的主题思想;

2、没有深入塑造主人公(因为主创并不了解主人公);

3、甚至没有把主人公塑造的惹人爱;

三、叙事视角有比较大的偏差。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Powered by Gr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