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 04 / 14

文章摘译:故事中的幻灭弧:人物成长的有力工具

原文出处:https://www.helpingwritersbecomeauthors.com/disillusionment-arc-in-storytelling-a-powerful-tool-for-character-growth/

幻灭弧是角色所能经历的最强大、最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转变之一。其核心是关于觉醒--摆脱令人欣慰的幻想,直面残酷的、往往令人不舒服的真相。幻灭弧与 "积极变化弧 "有相似之处,但幻灭弧并不总能带来充满希望的结局。相反,它挑战着人物和观众去努力面对现实的重压。然而,尽管 "幻灭弧 "看似黯淡无光,但它本质上并不消极。它反映了人类成长的一个基本方面:看清世界的真实面目并决定如何处理这一认知的过程。

虽然我一直将幻灭弧归类为三个主要的消极变化弧之一,但在很多方面,它更像是两个英雄弧--积极变化弧和平淡弧--与两个明显的消极弧--腐化弧和堕落弧(下周将详细介绍堕落弧!)之间的桥梁。正因为如此,幻灭弧是消极弧中 "最轻 "的一个,这不仅是因为它是唯一一个以主人公意识到并接受故事的主题真理而结束的消极弧,还因为它是唯一一个以主人公站在十字路口而结束的消极弧,而这个十字路口最终可能会让他们回到一个整体的、肯定生命的视角。事实上,各种幻灭弧故事的相对 "消极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人公在多大程度上被他们所认识到的令人幻灭的新见解所困扰。

我倾向于把我的大部分教学重点放在正向弧线上,这不仅是因为我更喜欢写正向弧线,还因为正向弧线是产生负向弧线偏差的基础。不过,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幻灭之弧对人类经历的内在重要性。

幻灭弧与其他消极弧不同,其他消极弧可以说对成长是不必要的(也就是说,只要有觉悟、有技巧,再加上一点运气,就可以绕过它们)。相比之下,幻灭弧是积极变化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积极变化弧的更困难版本。尽管我们称它为幻灭弧(主要是为了表明它更黑暗、更压抑的基调),但它所提供的转变有时甚至比积极变化弧更加英勇,因为它涉及到认识和接受一个并不直接有利于主人公的真理。

In This Article:  本文中:

故事中的幻灭弧一瞥

角色相信谎言 > 克服谎言 > 新的真相是悲剧性的

Character Arc 3 - Negative No. 1

第一幕(1%-25)

1%:钩子躺在舒适的正常世界里

主人公相信的谎言在现有的 "正常世界 "中被证明是必要的或实用的,而 "正常世界 "往往是一个舒适而自满的地方。

12%:诱发事件:第一个暗示谎言不真实

当主人公第一次遇到主要矛盾时,"冒险的召唤 "也带来了第一个微妙的暗示:谎言不再像过去那样有效地为主人公服务了。

25%:第一个情节点:完全沉浸在冒险世界的严酷真相中

主人公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在这个选择中,第一幕中充满谎言的舒适 "老办法 "在主要冲突的新利害关系面前被证明是无效的。主角将穿过一扇 "不归之门",进入第二幕主要冲突的冒险世界,面对严峻而痛苦的新真相。

第二幕(25%-75)

37%:第一夹点 因使用谎言而受到惩罚

主角因为使用谎言而受到 "惩罚"。在 "普通世界 "中,主人公可以利用谎言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但在 "冒险世界 "中,这不再是一种实用的思维模式。在第一幕的前半部分,主人公会尝试使用旧的谎言思维来实现重要目标,并会受到失败的 "惩罚",直到主人公开始了解事情的真正运作方式。

50%:中点(第二个情节点):被迫面对真相,却又不愿接受真相

主人公遭遇 "真相时刻",直面主题 "真相"(通常是通过情节同时揭示外部冲突)。这是主人公第一次有意识地认识到真理及其力量。然而,主人公对这一黑暗的新真相的影响感到恐惧。尽管他已无法否认真理,但他不愿意完全接受真理,也不愿意放弃相对美好的旧谎言。

62%:第二个夹点:对旧谎言越来越失望,对新真相越来越失望

主人公被迫面对现实世界中谎言功能缺失的越来越多的例子。主人公对谎言的局限性越来越失望,开始接受可怕的真相。主人公对这一新的世界观深感失望,尽管利用 "真相 "实现 "愿望 "会得到 "奖励"。

第三幕(75%-100)

75%:第三个情节点:接受 "安慰性谎言 "完全不存在的事实

主人公面对的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低谷时刻,在这一时刻,他再也无法否认黑暗的真相并不真实。主人公不仅必须接受新的真相,还必须承认令人欣慰的旧谎言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88%:高潮在最后的对抗中挥舞黑暗的新真理

主人公进入与敌对势力的最后对抗,探索是否有可能获得 "通缉令"。在这之前或期间,主人公有意识地、明确地接受并运用了黑暗的新 "真理"。

98%:高潮时刻:完全承认真相

主角利用 "真相 "及其所有教训来获得 "需求"。根据 "真相 "的性质,主人公也可能获得 "需求"(但却发现,根据所有这些新知识,"需求 "已被削弱,甚至毫无价值),或者主人公可能为了更大的利益而牺牲 "需求"。结果,角色最终结束了与敌对势力的冲突。

100%:决议:新真理的幻灭

主人公要么进入一个新的正常世界,要么回到原来的正常世界,但在新的真相面前,他的目光会变得颓废。

唤醒真理:幻灭弧线与积极变革弧线的相似之处

正如您所看到的,幻灭弧线与积极变化弧线非常相似:

角色相信谎言 > 战胜谎言 > 新的真相是一种解放

Character Arc 1 - Positive

除了 "幻灭弧 "的基调更黑暗之外,最大的不同在于故事结尾人物对新认识到的真理的反应。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幻灭弧的本质并不像人们有时感觉的那样消极。当然,对于任何一个经历过幻灭弧的人来说,幻灭弧都会给人一种相当消极的感觉,因为打破所珍视的、舒适的个人观点会让人痛苦不堪。难怪我们可能会拼命避免改变,而不是勇敢地、有意识地去拥抱它。事实上,进化必须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这一事实使得催化剂更有可能在一开始遭到我们在幻灭弧中看到的无知抵制。

事实上,我们可以把 "积极变化弧 "和 "幻灭弧 "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嵌套娃娃。每个 "积极变化弧 "中都有一个 "幻灭弧"。

积极变化弧形中的第三个情节点(即 "低谷时刻")是人物完全面对幻灭--然后超越幻灭,融入社会的时刻。

例如

在《黑暗骑士》中,小丑对布鲁斯-韦恩的精神进行了系统性的攻击,使他的精神支离破碎。最后,他以巨大的自我代价接受了他所学到的一切,以便将这些悲惨的新真理融入他更大的承诺中,用蝙蝠侠的身份保护哥谭。

Dark Knight Last Scene相比之下,"幻灭弧 "的心理演变在幻灭的低点结束,推迟了未来的融合,也许是无限期地推迟。

例如

在《沉默》中,传教士主人公的世界观和信仰范式被系统性地摧毁,直到最后他必须接受否认自己的信仰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他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一真理,因为他的余生都在这两种观点的内在与外在的不协调中挣扎。

苦涩的真相:故事中的幻灭弧线转向黑暗

正如您所看到的,"积极变化 "情节与 "幻灭 "情节的主要区别在于,人物在后者中学到的真理是令人厌恶的,甚至可能对个人具有破坏性。

虽然 "积极变革弧 "中的 "真相 "可能需要深刻的承诺,甚至牺牲,但故事的结尾,人物已经完全融入了 "真相",将其作为自己失去的一部分--使他们能够在一个更加完整的地方结束。

例如

在《光荣》中,肖上尉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与他的部下在南北战争中最早的黑人军团中并肩作战。尽管他不幸牺牲,但他最终成为了一个更加完整和高尚的人,并逐渐改变了自己狭隘的观点。

相比之下,幻灭弧在融合之前就已经结束了。角色已经接受了真理,甚至可能已经付诸行动,但他们还没有接受或将其融入新的身份。他们之前的世界观和自我身份已经破碎,他们还没有能力将碎片重新拼凑起来。

例如

《训练日》展现了一个理想主义的新警察被他目睹的腐败现象所击垮。由于这个角色在整部影片中保持了完整的道德核心,观众可能会推断他将找到力量和勇气,利用他所学到的艰难的真理,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故事的结局却令人沮丧,而主人公仍在为之前看似完整的世界观遭到破坏而痛苦。

最后:幻灭弧中的人物如何面对新现实

我在开头提到,幻灭弧可以被视为连接积极弧和消极弧的桥梁。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是最未完成的弧线。它以人物处于十字路口而结束。一方面,他们学到了一些 "积极 "的东西--真理总是成长的途径,因此也是治愈的途径。另一方面,他们也经历了一些 "负面 "的东西--真理撕碎了他们的生活,并且/或者似乎在对现实的本质说着一些完全不可取的东西。

大多数 "幻灭 "情节都以人物的幻灭而结束。这种情绪是最后的节拍。人物将何去何从尚无定论。

这个角色的未来有两种可能:

方案 1 是,角色最终会将困难的新真理融入到一个更广阔、更全面的身份和自我容器中。在这种情况下,该角色将具备完成 "积极变革弧 "的条件,甚至有可能进入 "扁平弧 "角色,从而能够激励其他在同一条道路上挣扎的人。

例如

我们可以从电影《应许之地》中看到这一点,马特-达蒙饰演的角色接受了他所了解到的天然气公司的腐败现象,抛弃了他善意但天真地认为自己正在为人们的生活做出积极贡献的信念。虽然幻想破灭,但他对自己和他人保持足够的信心,加入了一个新的社区,继续朝着新的生存方式前进。

第二种选择是,角色的幻灭感会转化为痛苦。角色非但不会融入新的真理,也不会成长为足够强大的新人格来与之抗衡,并最终在世界上积极地运用它,反而会抵制真理,导致否认,甚至产生更有限的观点(即谎言),最终导致更严重的堕落。这就为角色接下来的 "堕落"(从 "谎言 "演变为更严重的 "谎言"--我们将在下周进行探讨)或 "堕落"(从 "真理 "演变为更严重的 "谎言")阶段埋下了伏笔。

例如

《记忆碎片》的情节简直就是在寻找真相--主人公是一个患有短期失忆症的人,他努力回忆,以解开妻子被杀之谜。到最后,他终于知道了真相:尽管凶手已经死亡,但他仍在进行暴力复仇。最后一幕表明,他将拒绝为未来的自己记录下这一真相,而是陷入越来越深的自我欺骗和堕落的漩涡。

总之,重要的是要记住,尽管这条弧线可能以幻灭告终,但它仍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成长空间。幻灭弧是对人类经历的深刻探索。它挑战角色--也就是观众--面对令人不安的真相。这些令人不安的真相,以及对融入这些真相的困难程度的真实描绘,揭示了与那些令人向往的叙事一样具有影响力的转变。

幻灭弧为深入了解潜在的转变铺平了道路。这种弧线的情感深度在于它能够揭示我们信念的脆弱性--以及我们个人面对这种持续的脆弱性时的韧性。最终,无论角色是走向融合还是走向痛苦,这段旅程都为面对痛苦真相的复杂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反思。

总之:

故事中的 "幻灭弧 "围绕着一个角色对一个令人不舒服的主题真相的觉醒,通常要付出巨大的个人代价。与 "积极变化弧 "不同的是,"幻灭弧 "并不总能带来充满希望的解决方案。相反,它挑战主人公和观众去面对严峻的生活现实。虽然黑暗而艰难,但这一弧线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包含痛苦却又深刻洞察的转变。它是连接 "积极变化 "和 "消极变化 "的桥梁,因为人物在面对这些残酷和令人失望的真相时,会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他们要么从中吸取教训,要么陷入痛苦之中。

要点

  • 故事中的 "幻灭弧 "是指人物意识到一个痛苦的真相,从而打破了之前所持的信念。

  • 这种弧线本质上并不消极,因为它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困难现实时的基本成长。

  • 故事的结局通常是人物处于十字路口,要么积极改变,要么进一步抵制和否认。

  • 幻灭 情节可以被看作是 "积极变化 "和 "消极变化 "情节之间的桥梁,人物有可能进化成更复杂的自己,也有可能堕落。

  • 幻灭弧中的角色会努力融入新的真理,从而导致更深的成长或更深的痛苦。

Powered by Gridea